孙璇、阳检明和邓雪芹在mBio发表文章

相关链接: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35766380

 

CNF1是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一个典型的分泌性蛋白毒素。最早发现能引起细胞骨架改变。流行病学分析发现膀胱,肾脏或前列腺炎患者尿液中均能分离到该毒素阳性的菌株。该毒素长期以来被认为通过其对宿主Rho GTP酶的谷氨酰胺去氨基化作用持续引发GTP酶的激活而影响宿主细胞功能。我们前期也有一系列工作围绕该毒素的GTP酶的激活效应引起多种上皮或免疫细胞功能改变。


2022年6月30日,课题组在mBio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“Interactions of Bacterial Toxin CNF1 and Host JAK1/2 Driven by Liquid-Liquid Phase Separation Enhance Macrophage Polarization”。 

 

 

img1

 

 

该研究发现,在急性尿道感染早期,CNF1通过调节肾脏中的NF-kB和JAK-STAT1信号通路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。有趣的是,CNF1可以通过其膜易位结构域直接与JAK1/2相互作用,而无需Rho-GTPases激活,从而诱导JAK1/2磷酸化、随后的STAT1激活和M1极化。


近些年发现液液相分离(LLPS)能够驱动细胞中的多种大分子聚集。我们观察到CNF1在细胞内以聚集成点的形式存在,体现出液液相分离的特征。通过一系列体外纯化蛋白和活细胞中相分离实验观察,发现CNF1的膜易位结构域具有成相能力,能够将原本不具备成相效应的JAK1和2聚集到CNF1的相中,形成复合物,促进巨噬细胞重编程。这些发现强调了CNF1作为适配器对干扰宿主细胞信号的相分离依赖性和Rho-GTPase非依赖性作用,体现了CNF1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。

 

 

img2